1、良好的聽能管理
孩子的聽力狀況、補償效果、聆聽能力是其語言、溝通等方面發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家長應密切關注孩子聽力變化和助聽設備的工作情況。
◆ 通過林氏六音測試、聽能保養包的監測以及生活中孩子對語音和自然環境聲響的反應情況,及時發現聽力波動和助聽設備發生的問題,盡快解決。特別是有前庭導水管擴張的孩子更要多加注意。
◆ 注重助聽設備的維護保養。在家庭中,家長們仍要堅持對助聽設備的全面維護,包括防潮、防塵、防摔、防靜電、防高溫等。夏季最突出的就是防潮,如果干燥做的不好,麥克風等部件很容易出現問題。所以,家庭所在地附近沒有服務點的家長,應提前準備好干燥劑等物品帶回家中。使用中要注意觀察干燥劑顏色的變化,顏色過淺時要及時更換。
◆ 在家庭中營造良好的聆聽環境。對于助聽設備佩戴時間較短或康復水平較低的孩子,家長們要盡量設置安靜的家庭環境。如果窗外噪音嘈雜,家里開著電視、廣播等,在這種情形下,孩子難以獲取良好的語言信號。對于康復水平較好的孩子,可以開展一定的噪音環境聽取訓練。家長還要注意:同一時間一人講話。因為目前的聽力技術還不能讓孩子同時聽清幾個人講話的聲音。
◆ 在較安靜的環境下,堅持培養孩子的聆聽習慣。但在外出、噪音較強的環境下不一定時刻回避視覺輔助,不過家長的口型不應夸張。
2、恰當的行為管理
孩子良好生活行為習慣的建立,會非常有助于學習習慣的培養。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堅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 不要打破孩子的良好生活常規。孩子在機構中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假期中家長應繼續堅持鼓勵。避免出現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挑食或過度照顧造成的自理能力退步等情況。
◆ 每天要堅持一定時間的安靜活動,發展孩子的聆聽意識和語言能力。通過這樣的訓練環節,可以不斷提升孩子細致辨聽的能力,而不僅局限于簡單的交流。
◆ 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堅持說“不”,要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學習哪些行為是不允許的。良好習慣的培養要從小建立,而不能等孩子大了以后再學習。當孩子出現不當行為時,家長可采取適當的忽略、強化等方式進行規范引導。家長既要重視孩子的主體性,但也要建立自身的權威地位。例如,一旦對孩子提出要求,就要堅持到底,否則將來孩子會完全忽視你的指令。
3、豐富的溝通情境
自然真實的生活交往和孩子之間的互動游戲是發展聽障兒童交流、合作的最佳手段,也是為他們融入主流社會的必要準備。
◆ 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的交往能力,但不要強迫。當遇到熟人、購物、乘坐交通工具時,家長可以很好地利用實時情境向孩子示范交流是如何開展的。對于有能力的孩子可以嘗試讓他去完成此類溝通環節;但對于康復水平尚未達到或性格較為內向的孩子,切忌不要勉強孩子表達,避免形成交往“陰影”。急于求成往往會適得其反。
◆ 設計計集體游戲,了解合作規則。建議家長參考健聽兒童的游戲內容(可查閱相應書籍),選擇適合自己孩子年齡的合作游戲,以促進孩子的溝通、協作能力。例如,3歲孩子可以設計娃娃家活動;4歲孩子可以選擇超市、醫院等角色扮演游戲;5歲孩子可以嘗試下棋、舞臺表演或戶外的集體游戲形式。
4、多舉辦或參加家庭聚會等交往性活動
不少家長獨自帶孩子長期在外地康復,這些孩子缺乏完整的家庭交流體驗。在假期中,家長應讓孩子充分感受家庭角色的關系,并呈現口語交流、問答回應的正確示范。家庭是孩子最感輕松愉悅的交往氛圍,所以,多開展快樂的家庭聚會活動,激發孩子的交往積極性和好奇心,有利于溝通能力的發展。
5、積極的鼓勵態度
在家庭生活中,每一個成員之間的情緒會相互感染。而且聽障兒童的視覺和心理較為敏感,他們善于察顏觀色,也易于受到周圍成人的情緒影響。所以,家長要經常提醒自己保持樂觀、正向、積極的生活態度,從而向孩子傳遞正能量。特別是康復初期的家長,要克服焦慮急躁情緒,通過表情、口語和肢體語言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鼓勵,他會更積極地學習。換得你的開心笑容和擁抱可能就是他不斷學習的主要動力。
當家庭成員發生分歧爭執時,請回避孩子。特別是膽汁質類型的孩子,更要多呈現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減少粗暴爭吵。
6、必要的入普準備
孩子要進入普幼,特別是普小之前要注意提前進行幾個方面的重點準備,包括發展家庭和社會中的交流技巧,促進閱讀和知識學習等教育經驗的發展,培養參與社會活動的能力和團隊合作。具體應具備以下的能力和技巧:
◆ 高級階段的聆聽技巧:包括噪音環境下的聽取、段落或較長語言的意義獲取、主動聆聽他人之間的交談內容、對語氣的準確判斷、電話聆聽交流等等。
◆ 良好的溝通能力:能夠婉轉表達拒絕或提醒、禮貌的語言和行為、當溝通遇到阻礙時能夠積極解決。如:沒有聽清別人講話時,可以禮貌地請求對方重復或解釋;而對方沒有聽懂自己的語言時,能夠耐心說明。
◆ 正向積極的心理準備:在孩子的整個康復階段,特別是入普之前,積極的心態培養對孩子的融合效果是至關重要的。這一點首先要從家長自身做起,逐漸建立堅強、樂觀的心態,從而在生活中一點一滴地感染孩子。幫助他們成為自信、樂于交往、具有好奇心、微笑面對困難的強者。例如,當有同學問到“你耳朵上戴的是什么?”孩子可以坦然地說“這是助聽器(人工耳蝸)。因為我耳朵聽的不太好,它可以幫助我更好地聽清你講的話。就像視力不好要戴眼鏡一樣?!?br />
◆ 必要的語言準備:在學校生活中經常出現的語言,如“把書翻到XX頁”“半臂間隔向右看齊”等等,可以提前讓孩子有所了解。同時也可以幫助他們如何向別人進行自我介紹。
◆ 提前與老師和同班家長建立友好聯系:家長在孩子確定學校后,可提前與老師溝通,向老師介紹孩子的情況,并在座位安排上給予一定照顧(第二、三排較中間的位置)。和附近家長取得聯系后,家長在以后的孩子學習期間可以及時了解班級的更多情況,并可以為孩子創建更多的社會交往活動。
經過家長的努力,相信孩子們在假期中可以獲得全面的進步和發展,能夠更好地應用交流能力融入到更豐富的交往環境中。